今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4月28日,山东省召开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站在全国的范围看动能转换,山东就是试验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抓手。同样,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大省,传统行业改造提升,主要依靠就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破解山东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等难题,出路也都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上。
如今,山东省企业联合会、山东省企业家协会、山东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立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企业,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积极发挥“搭建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和服务于山东企业创新能力升级发展,全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从历届中国工业大奖山东获奖企业的实践看出,山东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与升级中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依靠土地、劳动、资源等要素带动的传统动能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突破这一难题,做好发展动力转换,就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驱动发展的新路径盘活企业发展困局,因此,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将深刻影响山东乃至全国的发展全局。
山东省一直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放在改革的首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经济体量大,传统产业树大根深,方式上仍然比较粗放,故而彻底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是关键。如果要实现这一点,重点是新旧动能转变的工作必须落实到位,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要求,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标“新”立异——不给发展留“天花板”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领域的新动能?山东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真谛。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只有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的企业,才能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智造”跃升。
齐鲁制药总经理李燕表示:“以产品创新为先导,跟随产业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并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才能使企业持续获得发展主动权和市场的话语权。这是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责任。”
36年的创新和改变,对于齐鲁制药来说,就是一部以科技创新驱动、通过不断寻找新动能代替旧动能,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中实现企业高速稳健发展的历史。在过去的30多年间,齐鲁制药瞄准临床急需大品种药物进行研发仿制,累计超过200种药物相继上市,其中,有30多个药物是国内首仿或者独家上市品种,打破了国际制药巨头垄断。事实证明,齐鲁制药成为足以代表山东企业、乃至中国现代化生物医药创新能力的模范和标杆。
齐鲁制药创新的成果不仅使自主研发的多个药品在国内首家上市,产品领域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肿瘤辅助类、基因工程等多个领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还使其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对于齐鲁制药来说,创新、创造是没有“天花板”的,也不能有“天花板”。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去支撑,故而,齐鲁制药领行业之先,大胆试水生物医药,成功研发上市抗肿瘤特效药物瑞白,赢得了市场占有率长期第一的殊荣。在研发产品方面,齐鲁制药相继建立起了原核表达药物系列产品线、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药物产品线,建立了有近20项课题的在研产品线,成为国内申报抗体药物较多、研发和产业化设施较完善的企业之一。
在顺应了国家新经济形势后,齐鲁制药全面快速地深入推进市场战略、研发战略、精品战略、人才战略为主线的四大战略实施,同时也加快了齐鲁制药从市场国际化向研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截至目前,齐鲁制药已相继获得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产品认证和批准,其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公司已先后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西雅图建立三个研发中心,这也是这标志着中国制药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水平成功切入到了世界药物产业链的较顶端。
发展的规律告诫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绝不能一成不变,转型、升级是企业遵循的一条法则。面对发展,js3333线路检测中心抢抓供给侧改革、海洋强国的战略契机,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其事迹被新华社“解码青岛制造”栏目誉为青岛“新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
“海洋健康生活新方式”是js3333线路检测中心为消费者倾力打造的一个“健康服务品牌”,是从“满足需求”直接跨越到了“创造需求”,更是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思想上进行的创新。而这个创新,让明月海藻彻彻底底走入了一条“新兴产业”的发展道路,转型升级打造出蓝色经济的“新动能”。
“蓝色、高端、新兴”的发展主题承载着明月海藻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的战略,为此,明月海藻建立起了国内首家,也是行业内的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藻生物产业孵化器等多个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形成了集基础性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孵化“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并相继开发、培育了海洋食品功能、海洋化妆品、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四大新兴蓝色产业板块,实现了由中间原料向终端产品转型的创新发展,引领行业发展不断升级。
以“旧”换新——用市场去检验核心竞争力
新旧动能转换的成功与否,需要在残酷的市场检验中去得到验证吗?企业有自己的理解,也需要自己实力去证明。“市值规模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生产规模第一”这是一种不断求索气魄,也是一种持续领先,永不被超越的信心和决心——这就是山东龙泉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一家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绿色饮水输送管道的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的企业,他们用事实诠释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检验着自己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的龙泉管道以“三个市场”的发展定位,实现了从“国内化”到“国际化”的迈进。
从较传统、较粗放的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这个过程应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更是一次产业由“旧”到“新”的蜕变。对龙泉而言,“以旧换新”而迸发出来的崭新生命力,较简单的理解就是“坚持”和“执着”的企业个性,让这个较“陈旧”的产业与世界输水管道先进技术相融相连,成功收获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
龙泉管道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驱动企业发展,使PCCP设计、生产、技术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首创PCCP流动生产线建设技术,成为全国行业中规范化模式;突破传统工艺,对PCCP管道成型、浇注方式、接口等关键技术进行大胆改进,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埋地PCCP管道的安全防腐与长效运行是世界性难题,龙泉管道开发了“全环境腐蚀防护与工程服役”成套技术,拥有60多项防腐专利,是国内较多的企业,产品寿命超出设计标准的60%,并荣获“全国防腐蚀优质产品”称号,使公司产品大量应用于“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管材质量的用户投诉为零。
目前,龙泉管道把企业未来发展目光又投向国际化的竞争中,因为他们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去验证实力。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龙泉从“借船出海”到“独立出海”的国际化发展规模已初步形成,公司已与纳米比亚海水淡化及输水管线、马拉维利隆圭城市供水、加纳—多哥跨境国际化输水等项目与相关方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印尼庞卡兰苏苏燃煤发电厂用PCCP管道已经启运供货,实现了公司国际化新突破。
同样作为传统的纺织印染产业,也是国家倡导更新换代、转型升级的产业之一。虽然中国是纺织印染的发源国,其文化底蕴远胜于欧美等国家,但随着日益上涨的国内成本和其它国家持续增强的生产技术等优势,中国纺织业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正呈现出下行态势。
居安思危,不进而退!山东康平纳集团历经10年,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发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获奖是有理由、有根据的,确切地说,这项技术装备实现了纺织染色的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可节约用工80%,吨纱节水70%,节电45%,节汽58%,污水减排68%,此项技术在行业内已经具有不可替代性。
领先于世界织染水平的自信,来自康平纳人对创新的执着和对攻克技术难题的不懈追求,不断奋进的精神持续在康平纳人的身体内发酵,让“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有了填补国际空白的可能性,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也成就了康平纳在国际中不可撼动地位,并且成功突破纺织印染的关键技术及智能装备制造世界难题,使我国成为世界首家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尚无竞争对手。
成绩的获得总是有前提的,陈旧的生产工艺,落后的产业现状,在新动能的替代和发展中表现出较强劲的生命力。原来的“旧”已经被新替代,原来的“落后”也被现代化弥补,传统产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催化反应。
2017年4月9日,工信部负责人在参观考察了京鲁船业后,对其能够同时建造商船、高端渔船、公务执法船、客(滚)船、科考船等多种船型,且在不同船型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京鲁船业以创新性的思维,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在努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基础上,将工匠精神注入到了产品的生产设计中,开辟了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的发展之路。
京鲁船业设计建造的77米秋刀鱼/鱿鱼钓船、1200总吨金枪鱼围网船、59.6m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等产品,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我国依靠进口日韩二手渔船的局面,明显提升了我国渔船的设计与建造水平。
如今,京鲁船业已经有了专属于自己的标签,被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授予国内首个“远洋渔船建造与技术示范基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战区级军民通用装备动员中心和山东省船舶制造与修理改装动员中心。目前京鲁船业响应“军民融合”的号召,正在积极申请军工建造资质,为我国国防事业作贡献。
“互联网+”——搭建“中国智造”体系
按照产业智慧化的要求,打造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现代产业,是传统产业培育新动能产业的另一条路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从互联网1.0时代的单向传播,转变成为互联网2.0时代的双向互动,而现在,互联网3.0时代的全方位互动成为中国产业经济发展重要的研发模式,逐步搭建起“中国智造”的现代化发展体系。
互联网、物联网,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双生模式”,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社会生产力进步。海尔集团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封闭系统,变成网络互联中的节点,互联互通各种资源,打造后电商时代基于用户价值交互的共创共赢生态圈,打造互联工厂及智能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企业与用户间的共赢增值。
不能不说,为解决当下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难题、行业的痛点,海尔开始对管理模式进行颠覆式的创新,核心就是大规模定制,实施智能制造。海尔智能制造模式,对内就是互联工厂,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较好体验。海尔互联工厂是一个与用户融合共创需求的平台,它让用户全流程参与设计、制造,把消费者变成“产消者”,使用户的碎片化需求得到有效整合,较终形成一个以用户较好体验为核心的生态圈。
海尔的互联工厂是“后互联网时代”的又一次升级,而互联工厂较重要的就是创造用户资源,一如既往地保持和用户“0”距离,不断推动工厂的深化变革,提升用户和企业价值。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表示,互联工厂探索了企业自动化发展的路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社群与用户交互圈。对企业来说,与用户交互就能提前获得用户需求,基于需求去生产,就能限度提升用户的体验。这个过程虽然简单,却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流程,过去的产品是为了仓库而做,现在则是为了用户。
在产业链中,“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创新工作模式,防范风险,牢固树立“治未病”的思想意识,运用“互联网+”模式,启动智能化平台,构建了线路、变电站立体巡检体系。
国网山东检修公司创新线路“五位一体”(直升机、无人机、可视化、车辆、人工)的差异化巡检模式,在各分部普及线路无人机和可视化监控平台,配置了固定翼、中型旋翼、小型旋翼机,安装线路监拍装置,替代人工工作量20%。公司还依托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发源地优势,深化技术功能升级,在全部变电站普及巡检机器人,实现替代人工普测和现场抄表覆盖率、准确率双“100%”的目标,减轻人工读表工作量80%以上。公司还针对500千伏无人值守站运维特点,建设“无人值守站远程全息系统”,整合室外巡检机器人、保护室轨道机器人、KVM、保护远程复归、故障全息、视频监控等六大模块,实现无人值守站远程全息检障、信号复归等功能,达到“无人”似“有人”的效果,减少82%原需驱车实地查看处理的异常事件。